2016年,四川发展公司收购汉白玉矿山,成立国晟公司主营汉白玉矿山开采、加工、销售业务。受矿山属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相关政策影响及集团公司非主业清理退出要求,2019年8月起,国晟公司停止矿山开采。面对矿山退出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国晟公司主动突围、多措并举,成功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高质量实现转型发展。
问1:矿山停止开采后,主营业务被迫停止,公司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答1:一是业务骨干相继流失,生产队伍人心不稳。二是合资销售公司存在经营亏损情况。三是之前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出了部分市场接受度较低的汉白玉板材和荒料,共积压荒料6800吨,毛坨、片石1200余吨,板材近24000平方米,这些产品数量多、适用性有限、销售难度大。用于矿山开采的29台机械及设备二次销售难度也大。
问2: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你们是如何一步步化解的?
答2:针对业务骨干相继流失问题,国晟公司迅速厘清思路、耐心引导,在降低公司损失同时妥善安置人员,先后争取36人谅解并主动提出离职,化解了劳务纠纷风险。
针对合资销售公司经营亏损问题,国晟公司同股东方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谈判,最终促成合资公司顺利注销,化解了投资风险。
针对存货及设备销售问题,国晟公司在四川发展公司指导下充分发挥全员主观能动性,通过“三创新”,全力推动难题解决。一是创新思路。开展修旧利废,在设备挂网销售期间通过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寄卖、寄租,避免设备无效空置。二是创新产品。调研水头、云浮等地石材市场,结合石材特点创新打造山水画相框摆件、背景墙等创意产品,销量达1000余件。三是创新渠道。开设网络店铺,上线仅1个月销售相关产品400余件;主动上门走访并邀约调研,强化精准营销,积累潜在客户20余家;发挥内部协同优势,承揽集团人才发展院学术报告厅装修工程和京台高速服务区装修工程,供应石材制品6600余平方米。通过以上举措,国晟公司所有存货和29台设备终于在2022年12月全部处置完毕。
问3:矿山退出过程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答3:矿山停止开采后,根据工作需要,公司派遣了丁波等3名党员轮流坚守矿山,每日巡查,及时开展震后、汛期处置工作,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影响,确保存货、设备安全。“9·5”泸定地震发生后,丁波主动发起捐款倡议,在公司募集善款支持救灾。为快速销售存货,公司员工刘文杰一心扑在工作上,连续31天未回家,先后跟踪拜访客户14家,一月内行程达5000公里,足迹遍布山东、广东、四川3省7市,推动存货处置取得重大进展。
问4:因政策原因矿山停止开采,国晟公司与当地政府如何妥善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答4:国晟公司履行国企责任,主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累计清理截排水沟1500余米、修筑堡坎560米、削坡改梯6000平方米、修筑混凝土沉砂池1座、栽种树苗1400棵、播撒草种200公斤、藤植300株,显著的治理成效得到宝兴县委县政府通报表扬,获得奖金6万元,还被评为雅安市“诚信企业”,这也为公司争取合理补偿奠定了基础。
矿山退出补偿方案一直未明确,期间政府也提出过补偿方案,但与公司投资相差甚远。为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国晟公司多措并举,多方争取地方政府与公司核定补偿金额。
问5:矿山退出后,国晟公司进行了哪些转型尝试?
答5:国晟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和四川发展公司要求,快速推动转型发展。一是聚焦材料贸易,服务交通主业产业链,发挥协同优势,立足集团内部施工项目材料供应,逐步扩大外部市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进军人力资源运营板块,开展劳务输出轻资产业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将产业价值链向深层次延伸,逐步建立各类劳务输出细类,为四川发展公司提供劳务人力支持。三是开拓新型材料市场,坚持产研销基本思路,联合集团内部创新研究院、轨道交通集团等单位搭建创新应用交流平台,针对铁路轨道板轨枕、玄武岩纤维材料和尾矿固废处理等方向,研发新型应用材料。
问6:截至目前,国晟公司转型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6:在营销层面,国晟公司积极入驻25家大型招采平台,不断增加材料供应品类,供货内容已涵盖钢材、沥青、水泥、砂石、型材、管材等,供货项目拓展至四川、山东、重庆2省9市,年度供应水泥超3万吨、钢材超2.5万吨、商混超2万吨、沥青超5000吨、砂石超12万吨。
在市场层面,国晟公司立足集团内部施工项目,发挥协同发展优势,逐渐扩大外部市场。2022年新中标苍巴高速、华西十陵等11个材料供应项目,其中4个属于外部市场,签约金额超2.6亿元。同时,在劳务输出领域也初显成效,近期中标了运营公司生产及后勤人员劳务外包服务项目。
从矿山退出转型开始,国晟公司营业收入从2019年8786万元增长至2022年3.1亿元,增幅高达252%,营收与利润实现双突破、双增长,达历史最佳水平!